金刚经全文网
金刚经全文网
山西小院 观世音菩萨感应故事实录 妙法莲华经感应 六字大明咒感应 药师经感应
主页/ 近现代往生纪实/ 文章正文

以“七支供”修法生起菩提心

导读:以“七支供”修法生起菩提心让内心生起利他之心、祈愿获得证悟的仪式相当简单。它的目的是确认和坚定我们为了众生利益、希望能拥有佛性的决心。这种重新认定的仪式,对于加强慈悲心的修链非常重要。此仪式是以观...
以“七支供”修法生起菩提心

让内心生起利他之心、祈愿获得证悟的仪式相当简单。它的目的是确认和坚定我们为了众生利益、希望能拥有佛性的决心。这种重新认定的仪式,对于加强慈悲心的修链非常重要。

此仪式是以观想佛的形象揭开序幕。等到观想对象的身形清晰后,我们便试着想像释迦牟尼佛亲自出现我们面前。观想他周遭围绕着印度历代伟大的大师们:龙树菩萨,他创立了佛教哲学的中观派,对空性哲学做了最精微的诠释;另外无著也随侍在侧,他是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主要传承人物。我们还观想藏传佛教四大传承的大师们围绕于四周:萨迦派、格鲁派、宁玛派,以及噶举派。然后我们再观想众生环绕在自己四周。观想此景象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祈愿获得开悟的利他心。其他信仰的修行人士,只要心存对众生温柔善良和利他的态度,就能够共同参与此项仪式。

修七支供养

此仪轨首先进行累积功德和去除障碍的仪式。在仪式中,我们内心要先思惟修七支供养的重点。

第一支供养:礼赞诸佛

七支供养的第一支中,我们先思惟佛陀身、口、意的开悟性质并向他顶礼。我们以最虔敬的心和信念向清楚明晰呈现于心中的佛陀顶礼。我们从内心生起敬意,礼赞自己内心那些如佛陀般的特质。

第二支供养:供养诸佛

第二支是供养诸佛。我们可以以实际物品供养诸佛,或是仅仅想像自己正在向心中所观想的佛献上各种广大殊胜的供养。我们所献最殊胜和最有意义的供养是自己修行上精进不懈的坚定道心。我们累积的所有福德都是行善的结果。对他人慈悲、关心的行为,甚至是对他人微笑,或是对陷于痛苦的人表达关切,都属于善行。我们以这些善行与善语做为供养。包括对他人的赞美、肯定或安抚与慰藉的话语――这些都是透过言语表达的积极行为。我们也要向佛供养自己的善念。

培养利他心,我们关怀他人的心意,慈悲心,还有对佛教教义强大的信心与虔诚,都是属于以善的意念来做供养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它们想像为供养给佛及诸菩萨的珍贵供养。我们也可以在心里把整个浩瀚的宇宙和星际,以及有森林、田园、山丘和满山遍野花朵的自然环境献出去供养。不论这些东西是否属于我们,我们都能够在心理上将它们供养出去。

第三支供养:忏悔诸过

第三支供养是忏悔诸过。忏悔的关键在于认清自己所犯下的诸种罪业。我们应当培养深切的忏悔心,然后生起坚定的决心,誓愿未来不再犯下这类恶行。

第四支供养:随喜功德

第四支供养是随喜的修链。藉由专注于自己过去所做的善业,我们会对自己的成就生起大欢喜心。我们要确保自己非但绝不后悔所做的任何善行,反而还能从中得到满足欢喜。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为他人的善行而心生欢喜,不论他们是不如我们、优于我们,或是与我们旗鼓相当。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他人的美德应保持肯定态度,不因竞争或嫉妒心而减损;我们应当为他人的美德与成就而欢喜赞叹。

第五及第六支供养:请转法轮与请佛住世

在这两支供养里面,我们请求佛为了教诲世人或众生利益而转法轮,然后恳请诸佛住世,不要为寻求涅槃清净而遗忘众生。

第七支供养:回向

第七支也是最后一支供养就是回向。我们要将之前六支供养,以及其他善行所累积的功德都回向给众生,以达到修行的终极目标:获得佛性。

在做过修七支供养前行法之后,我们准备开始祈愿生起利他心以达开悟。仪轨的第一首颂词先表达正当的动机:

为让众生得解脱之故

在第二和第三句中指出我们皈依的对象:佛、法、僧三宝。并在这些句子中表明我们寻求皈依誓愿的时间期:

我愿永远皈依

佛、法、僧三宝。

第二首颂词是真正生起誓愿开悟的利他心。

我内心热烈追求智慧与慈悲,

今日,在佛陀面前

我为众生利益的缘故

内心祈愿能够获得圆满开悟。

这个颂词强调结合智慧与慈悲的重要性。开悟必须兼俱慈悲与智慧,两者缺一不可。这里特别指的是了悟空性的智慧。不论是对空性有直接的体悟,或只是有观念上或知见的了解,都意味着心灵蒙昧状态终结的可能性。这份智慧再加上慈悲心,那么慈悲的力量就无比强大。这句子中的热烈一词,代表一种非常积极的行动式热情,而非仅是某种心智状态。

下一句颂文是,

今日,在佛陀的面前

表示我们渴求获得真正的开悟。它也可被解读成我们请求诸佛为此事作见证,所以我们说道:

我为众生利益的缘故

内心祈愿能够获得圆满开悟

最后一首颂诗是出自第八世纪印度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颂文是:

只要这虚空的世界仍然存在,

只要众生还流转于世间,

那我就誓愿长驻于世,

致力于令众生离苦得乐而不懈。

这段颂文表达了强烈的感情。菩萨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众生的财产。正如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是为了让他人享受与利用,我们的整个生命和存在目的就要为他人所用。唯有当我们如此思惟时,内心才可能生起强烈的想法:「我要为众生利益献出生命。我的存在就是为了服事众生。」这份强烈感情形之于外的就是利益众生的作为,在整个奉献过程中我们自己也获得满足。相反地,如果我们整个生命都沉溺于私欲的动机中,那么到头来,我们甚至连自利的愿望都达不到,更遑论利他了。

若是释迦牟尼佛这位为我们所景仰的历史人物,也像我们怀抱自私自利的动机,那么我们现在对待他的方式,就会跟我们彼此践踏的态度一样,「你给我安静。你闭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释迦牟尼佛摒除私欲且珍爱世人,所以我们内心对衪生起尊敬。

不论是释迦牟尼佛,杰出的印度大师龙树和无着,或是历代西藏伟大的上师们,都是以逆向操作的方式,摒除私我态度来对待自己和他人。他们皈依三宝,以增进众生的福祉为己任。他们将我执与爱取视为形影不离的大敌与不善行的共同来源。他们跟这两股恶势力缠斗,终将其消灭。由于他们修道上的精进不懈,这些伟大人物已成为我们景仰的典范。我们必须以他们为精神典范,将我执与爱取视为毕生应努力消灭的敌人。

所以,当我们内心生起这些想法,并且思惟它们的意义时,把下列的偈文颂读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