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40集 2012年5月15日讲于香港
“《弥陀要解》云:‘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这几句文是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为我们说的。要解这一部书,印光大师赞叹到极处。印祖说,即使是古佛再来,给弥陀经做一部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这个话赞叹到顶点了,没有办法再比它更好的了,更高的了,它到了极处。确实,《要解》里面很多重要的开示,过去祖师大德没有说出来,比如“发菩提心”,古人对于发菩提心讲法,都是根据经论,讲的很多,讲的很长,很难听懂。净宗经典里面,《观经》上讲,什么叫菩提心?菩提心的提是至诚心。菩提心的作用,对自己是深信,对别人是回向发愿心,都不好懂。《大乘起信论》上说的“直心、深心、大悲心”也不好懂。经论合起来看,意思就比较清楚。可是蕅益大师讲得既简单又扼要,又容易懂,我们还容易学习,古人没说出来,他说。什么是无上菩提心呢?你真正相信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真正相信有阿弥陀佛;真正想到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这么简单。我们想想,对啊,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了,你能说他没有菩提心吗?所以印光大师赞叹《弥陀要解》的说法第一,说的真好,让我们完全明白了。你看这个农村里头,阿公阿婆,不认识字,没有文化,什么也不懂。有人劝他念佛,他就老实念;说西方极乐世界好,他就真想去,就真念。你问他什么叫菩提心,他不懂。其实,真信、真愿,那就是菩提心。这蕅益大师说的。让你我们真正了解,那些阿公阿婆真了不起,大修行人!大成就者!没有人能跟他相比。
……
现在儿女不相信父母,夫妻不相信,朋友不相信,没有相信的人,对谁都打了很多问号。这样的心态学佛,难;学中国传统文化,也难。多少人跟我谈传统文化,是好,怎么学好?难,非常非常难!大乘教里头,佛教给我们,怎么学?一切要从真实心中做。这是佛法。你有真实心,你就能学到。没有真实心,佛来教你都没用,你学不到。那这个真实心到哪里去找?
现在学校的学生心浮气躁,尤其是大学。上了大学没有再高的了,中学还认真学习,准备考大学,怕考不取。到大学完全放松了,目的何在呢?目的要一张文凭,不想真学东西。老师也不真教了。中国过去的师道,老师的德行,老师的方法,因材施教。这个学生很有天份,能够接受十分。为什么?他有十分的恭敬。老师要教九分给他,对不起他,他还可以吸收一分。你没有教他,对不起他。如果学生只有三分接受的能力,老师就不必教四分,四分有一分漏出来了,他不能接受。上一代的老师懂得这个道理,现在不懂了。现在学生不懂,老师也不懂了。这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
传统文化,圣贤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要用诚敬心去学。印光大师说的,一分诚敬你能学到一分,两分诚敬你学到两分,十分诚敬你学到十分。没有诚敬心什么都学不到。没有诚敬心,他所学的是知识、常识,没有办法落实在生活,没有方法落实在工作上,就是所学非所用,他用不上。所以教学,“诚敬”两个字太重要了。今天找这个学生是真找不到。早年我在台中,以后在国外弘法。常年在国外,到处奔走,很辛苦,一个同学都没有。讲经教学的,无论是出家在家,都没有,很难。所以每一次回到台湾,到台中去看老师,我都向老师请求,多培养几个学生,我们在海外弘法有呼应、有照应。老师也很感叹。大概我说的次数多了,最后一次老师说,你替我找,我找不到人。这一句话说了之后,我以后再不说了,真找不到。到哪里去找一个完全听话的学生?我们能学,学到一点东西,没有别的,就是听话。老实、听话、真干。找老实、听话、真干的学生,真难找啊,到哪里去找?李老师在台中三十八年,只传了三个人。三个人,有一个已经走了,往生了。多难呢,多么不容易!学一点佛学常识、传统文化的知识,容易,这种人很多;学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佛法的真实智慧,就难了。
这个门真的简易,保证你一生决定能成就,关键就是你能不能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这是要善根、福德、因缘。有没有这种人?有。这种人文化水平不高,但是这六字的条件他有:老实,听话,真干。他具足这个条件,这叫善根。善根是多生多劫修成的,不是一生一世。所以佛在经上说,这种人,他一听就相信,听到极乐世界这么好,他真就想去,真念佛;念得很勤,一句接一句接连不断。这就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一生有缘,遇到这个法门,无量诸佛加持他,让他生起坚定的信心,不变的愿心,他这一生成就了。而且往生品位,依我这么多年学习来看,决定都是上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决定是上品往生。这个理我们明白,我们就相信了,我们也真干了。
……
今天社会佛教有六种,你不能不认识。第一种,释迦牟尼佛教育的佛教,它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就展开教学。七十九岁过世,教了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放假。他的身份用现在人来说,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是这么个身份。自己从事的行业,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不收学费。教学,你看,不分国籍,哪一个人都行,都欢迎;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无论信仰什么宗教,不需要改变。我们在经典里看到,像《地藏经》里婆罗门女,婆罗门教的,跟释迦牟尼佛学,并没有要求她改变宗教。宗教与学佛没有关系,不需要改变。所以佛教它不是宗教,它不需要你改变。放弃别的宗教来信佛教,错了。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这样做过。你到佛门来是求智慧的,是提升你的宗教。这是学校。学校,任何宗教徒都可以到学校去读书。所以这我们必须得认识清楚。这个是真正释迦牟尼佛传的佛教——佛陀教育。这是教育的事业,要把人教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用什么手段帮助他?用教育。苦从哪里来的?苦从迷惑来的,对于宇宙真相一无所知,他想错了,看错了;于是做错了,招来的苦报。
昨天下午,中国有一些直销的这些企业家,他们要到泰国聚会,邀请我,我没有时间去,要我给他们讲几句话。他们提了五个问题,录一个光碟送给他们。头一个问题,他们做生意的人,多半都是做饮食、化妆品这一类的,做这一类的生意人多,又想赚钱,又想学佛,怕学佛了,人欲望都降低了,好像对于赚钱这桩事情就灰心了,会不会妨碍,产生妨碍,问了这些问题。这是什么?不懂,不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佛经上讲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财富得财富。这个世间做大官的、发大财的,都是过去生中用佛法修的那个财富。你命中有多少财富,命里注定的,你想没有也不行,到时候自然就来了。
前些年,陈郎居士常到我这儿听经,跟我们李嘉诚先生非常好。它就告诉我,他是看风水、看相、算命,一流,是很难得。告诉我,李嘉诚先生三十岁刚刚到,香港来做生意,碰到了。碰到他就给他看相,给他算命。问他,问李先生,你将来想拥有多少财富你就满足了?李嘉诚告诉他,我有三千万就满足了。陈郎告诉他,你命里的财库是漫出来的,不是平的,漫出来的。就告诉他,你将来是香港首富,不止三千万。所以李先生一生,等于是把他聘作顾问,什么事情都向他请教。我跟李先生见面,是他介绍的。命里注定,过去生中修的。
佛教我们怎么修财富?财布施,越施越多;聪明智慧,法布施带来的;健康长寿,无畏布施带来的。你能修这三种因,一定得三种果。那佛里的方法是正确的方法,不是邪法。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都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抢劫,抢人家的,财富抢到手了,警察就抓去坐牢去了。为什么?没有那个命嘛!抢到手了的,他还享几年福,就说,他还是命里有。命里没有的不行。这个道理一定搞清楚,因果的道理,这并不很难懂。所以不可以用不正当的手段。用不正当的手段,只有损害,比如你命里头有一百个亿,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可能打对折,就五十个亿。自己觉得很了不起了,其实,命里的财库折了一半了,缺德嘛!如果你懂得的话,你用你自己的财产布施做好事,那一百个亿会长到两百个亿,它提升了。这种道理一般人都懂。为什么不肯这样干法?处处都要占别人便宜,这个念头不好,这个念头缺德,不能这样做。世间,做国家领导人;在过去,做国家帝王,至少十世积善积德。修善积德,十世他才有这么大的果报。财富地位都不是一生一世的。大财富的时候,至少五世以上,累积得到的效果。可是,佛法重智慧,不重财富。财富要没有智慧,财富会造很多不善的业。所以智慧比财富更高。佛经上常常教我们,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为人讲四句偈的功德。为什么?四句偈会叫人开悟,真正离苦得乐。财富很容易增长别人的贪心。如果运用得不恰当的时候,造很多业,这自己并不知道。富贵都容易造业。
……
清净心对待自己,这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地位,不是权威,不是财富,是清净,清心寡欲。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烦恼,没有牵挂,没有压力,你说你活得多自在、你活得多快乐!方先生告诉我说“学佛是人生最高享受”,这个我要,我跟他学。以后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劝我出家,我说为什么?学释迦牟尼佛,现在出家的人很多,学释迦牟尼佛的人没有。我跟这个老人,我很听他的话,祖父辈,我二十六岁,他六十五岁,大我三十九岁。
看到佛的经典这么好,它是教育,怎么会变成宗教?你说冤不冤枉?人家一般看到说迷信,这释迦牟尼佛太委屈了。所以我们要跟着他走,我们走他的路。他一生教学,我们也一生教学,每天都不空过,这个路子走成功了,有一点成就了。让大家,特别是让出家人看看,走释迦牟尼佛的路好。释迦牟尼佛什么都不要,怕走他这个路子将来没饭吃。我走了六十年了,也没有一餐饿着,也没有一天露宿在外头,日子过得很自在。虽然什么都没有,但什么都不缺;走到哪里都有人欢迎,都有人照顾。没钱比有钱好,有钱他自己照顾,没钱自己不要照顾。到哪里去,什么飞机票通通都是人家准备好了。怎么买票,多少钱,我全不知道,不操这个心。我们很简单,到了地方讲经,就是旅费你给我准备好,吃住,就这两样。供养不要,不需要钱用,你说这个多自在!身心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没有负担,没有压力,人生最高的享受,每一天欢欢喜喜,快快乐乐。所以要知道这一句话名号,总念万德。特别是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是非常圆满,无量觉。要用世间外国宗教的话来说,那就是对神的赞美: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全知全能就是阿弥陀佛的意思。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